首页 > 数学 > 经验 >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5 19:14:31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是一个出色的After Effects模板,允许用户通过单击几下按钮即可制作最新的动态动画视频。它包含8个独特设计和精美动画的场景。它们使用简单可以将它们添加到您的解释器视频,网站登录页面和Flash标语中来源macz.com 00:00 / 00:38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2,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面向对象软件设计说明书模板 1 概述 1.1 系统简述 对系统要完成什么,所面向的用户以及系统运行的环境的简短描述,这部分主要来源于需求说明书的开始部分。 1.2 软件设计目标 这部分论述整个系统的设计目标,明确地说明哪些功能是系统决定实现而哪些时不准备实现的。同时,对于非功能性的需求例如性能、可用性等,亦需提及。需求规格说明书对于这部分的内容来说是很重要的参考,看看其中明确了的功能性以及非功能性的需求。 这部分必须说清楚设计的全貌如何,务必使读者看后知道将实现的系统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在随后的文档部分,将解释设计是怎么来实现这些的。 1.3 参考资料 列出本文档中所引用的参考资料。(至少要引用需求规格说明书) 1.4 修订版本记录 列出本文档修改的历史纪录。必须指明修改的内容、日期以及修改人。 2 术语表 对本文档中所使用的各种术语进行说明。如果一些术语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说明过了,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 3 用例 此处要求系统用用例图表述(UML),对每个用例(正常处理的情况)要有中文叙述。 4 设计概述 4.1 简述 这部分要求突出整个设计所采用的方法(是面向对象设计还是结构化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例如客户/服务器结构)以及使用到的相应技术和工具(例如OMT、Rose) 4.2 系统结构设计 这部分要求提供高层系统结构的描述,使用方框图来显示主要的组件及组件间的交互。最好是把逻辑结构同物理结构分离,对前者进行描述。别忘了说明图中用到的俗语和符号。 4.2.1 顶层系统结构 4.2.2 子系统1结构 4.2.3 子系统2结构 4.3 系统界面 各种提供给用户的界面以及外部系统在此处要予以说明。如果在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已经对用户界面有了叙述,此处不用再重复,可以指引读者参考需求说明。如果系统提供了对其它系统的接口,比如说从其它软件系统导入/导出数据,必须在此说明。 4.4 约束和假定 描述系统设计中最主要的约束,这些是由客户强制要求并在需求说明书写明的。说明系统是如何来适应这些约束的。 另外如果本系统跟其它外部系统交互或者依赖其它外部系统提供一些功能辅助,那么系统可能还受到其它的约束。这种情况下,要求清楚地描述与本系统有交互的软件类型(比如某某某数据库软件,某某某EMail软件)以及这样导致的约束(比如只允许纯文本的Email)。 实现的语言和平台也会对系统有约束,同样在此予以说明。 对于因选择具体的设计实现而导致对系统的约束,简要地描述你的想法思路,经过怎么样的权衡,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设计等等。 5 对象模型 5.1 系统对象模型 提供整个系统的对象模型,如果模型过大,按照可行的标准把它划分成小块,例如可以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对象模型分开成两个图表述。 对象图应该包含什么呢? 在其中应该包含所有的系统对象。这些对象都是从理解需求后得到的。要明确哪些应该、哪些不应该被放进图中。 所有对象之间的关联必须被确定并且必须指明联系的基数(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0..1,*,1..*)。聚合和继承关系必须清楚地确定下来。每个图必须附有简单的说明。 可能经过多次反复之后才能得到系统的正确的对象模型。 6 对象描述 在这个部分叙述每个对象的细节,它的属性、它的方法。在这之前必须从逻辑上对对象进行组织。你可能需要用结构图把对象按子系统划分好。 为每个对象做一个条目。在系统对象模型中简要的描述它的用途、约束(如只能有一个实例),列出它的属性和方法。如果对象是存储在持久的数据容器中,标明它是持久对象,否则说明它是个临时对象(transient object)。 对每个对象的每个属性详细说明:名字、类型,如果属性不是很直观或者有约束(例如,每个对象的该属性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值或者值域是有限正整数等)。 对每个对象的每个方法详细说明:方法名,返回类型,返回值,参数,用途以及使用的算法的简要说明(如果不是特别简单的话)。如果对变量或者返回值由什么假定的话,Pre-conditions和Post-conditions必须在此说明。列出它或者被它调用的方法需要访问或者修改的属性。最后,提供可以验证实现方法的测试案例。 6.1 子系统1中的对象 6.1.1 对象:对象1 用途: 约束: 持久性: 6.1.1.1 属性描述: 1. 属性:属性1 类型: 描述: 约束: 2. 属性:属性2 6.1.1.2 方法描述: 1. 方法:方法1 返回类型: 参数: 返回值: Pre-Condition: Post-Condition: 读取/修改的属性: 调用的方法: 处理逻辑: 测试例:用什么参数调用该方法,期望的输出是什么…… 7 动态模型 这部分的作用是描述系统如何响应各种事件。例如,可以建立系统的行为模型。一般使用顺序图和状态图。 确定不同的场景(Scenario)是第一步,不需要确定所有可能的场景,但是必须至少要覆盖典型的系统用例。不要自己去想当然地创造场景,通常的策略是描述那些客户可以感受得到的场景。 7.1 场景(Scenarios) 对每个场景做一则条目,包括以下内容: 场景名:给它一个可以望文生义的名字 场景描述:简要叙述场景是干什么的以及发生的动作的顺序。 顺序图:描述各种事件及事件发生的相对时间顺序。 7.1.1 场景:场景1 描述: 动作1 动作2 7.2 状态图 这部分的内容包括系统动态模型重要的部分的状态图。可能你想为每个对象画一个状态图,但事实上会导致太多不期望的细节信息,只需要确定系统中一些重要的对象并为之提供状态图即可。 7.2.1 状态图1: 8 非功能性需求 在这个部分,必须说明如何处理需求文档中指定的非功能性需求。尽可能客观地评估系统应付每一个非功能性的需求的能力程度。如果某些非功能性需求没有完全在设计的系统中实现,请务必在此说明。另外,你也需要对系统将来的进化作一个估计并描述本设计如何使系统能够适应这些可预见的变化。 9 辅助文档 提供能帮助理解设计的相应文档。 10 词汇索引 文章录入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3,列出几种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解释

列出几种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解释 设计模式主要分三个类型: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其中创建型有: 一、Singleton,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访问它的全局访问点 二、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无须指定它们的具体类。 三、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Factory Method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了子类。 四、Builder,建造模式:将一个复杂对象的构建与他的表示相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五、Prototype,原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拷贝这些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 行为型有: 六、Iterator,迭代器模式:提供一个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各个元素,而又不需要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 七、Observer,观察者模式:定义对象间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自动更新。 八、Template Method,模板方法: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TemplateMethod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以重定义该算法得某些特定步骤。 九、Command,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使你可以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和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十、State,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他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改变了他的类。 十一、Strategy,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他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使他们可以互相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以独立于使用它们的客户。 十二、China of Responsibility,职责链模式: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送发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十三、Mediator,中介者模式:用一个中介对象封装一些列的对象交互。 十四、Visitor,访问者模式: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个元素的新操作。 十五、Interpreter,解释器模式:给定一个语言,定义他的文法的一个表示,并定义一个解释器,这个解释器使用该表示来解释语言中的句子。 十六、Memento,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对象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 结构型有: 十七、Composite,组合模式:将对象组合成树形结构以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Composite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十八、Facade,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组接口提供一致的界面,fa?ade提供了一高层接口,这个接口使得子系统更容易使用。 十九、Proxy,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二十、Adapter,适配器模式:将一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二十一、Decrator,装饰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增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的功能来说,Decorator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加灵活。 二十二、Bridge,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相分离,使他们可以独立的变化。 二十三、Flyweight,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要在这里详细的都说一遍内容实在太多了啊,推荐你一本好书《软件秘笈:设计模式那点事》,里面讲解的23中设计模式例子很生动,容易理解,还有JDK中设计模式应用情况,看了收获挺大的!百度里面搜“设计模式”,第一条中设计模式百度百科中就有首推该图书,浏览量在20几万以上的,不会错的。 祝你早日学会设计模式! 软件设计师 uml分析与设计中常见的设计模式有哪几种 常用的设计模式有10多种,你可以参考trufun UML2建模工具,有详细的每一种设计模式的支持,可以直接生成设计模式的相关类图。官网上有工具免费下载使用。 请说出几种软件开发时的设计模式(面试题) 策略模式 代理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 代理模式之动态代理 单态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 建造模式 门面模式 .......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吗 是的,设计模式可以极大的减轻代码的工作量,增加代码的可维护性、可复用性、灵活性、可扩展性 有哪些在游戏开发中常用到的设计模式 MVC 这个是JAVA ee中就经常用到的模式 将数据模型、界面视图和业务逻辑控制分开的模式 在Android开发中体现的最明显 数据模型一定单独 界面视图在布局中实现 业务控制单独编写,典型的MVC 不要可以强调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不是万能的,代码写多了你就了解了。不要刻意追求用设计模式,选择合适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设计模式也有缺陷,也不是完美的,不要被设计模式所束缚思维。 游戏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工厂、单例、代理、观察者、策略、状态 方便修改!如果你要我回答你这个问题 我会首先问你一个问题 你的编程基础有多少? 熟悉或接触过哪些OO语言 java? C? 对面向对象基础知识理解有多少了 封装 继承 多态等知道多少 它们的通俗意义和根本意义是什么 最后建议你去学习一下设计模式,深层次的东就是为了组织源码,建议直接上 《大话设计模式》 《head first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之禅》 三本,如果没基础,建议先看《大话设计模式》 最后! 上面已经问过你了 你是否有java c基础 如果有,OO思想必定有所提高!,只要你耐心啃得下来,设计模式是一种学习面向对象编程的很好的工具,23种设计模式只是学习的基础,更重要的是有这个知识后,去看第三方的开源框架的源码 如pureMVC WeeMVC之类,使用设计模式的知识去理解别人整个框架的架构 从中学习面向对象深层的知识 面向对象表层无非就是封装对象 erp软件开发用什么设计模式比较好 观辰ERP采用C++ 语言 、SQL数据库 构建而成,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平台为核心技术,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完整、成熟的平台产品及技术体系,为各行业企业提供快捷灵活、随需应变的信息化定制解决方案。 Android中常用的几种设计模式 一.单例模式,二.建造者模式,三.观察者模式 Observer(观察者),Observable(被观察者)四.工厂者模式:Factory

列出几种软件开发中常见的设计模式并解释

文章TAG:软件设计方案模板软件软件设计设计

最近更新